成达学校、石家庄成达学校、艺考生文化课培训高三文化课冲刺高考文化课补习、高三全托班

招生热线: 13180052180 0311-86483443
新闻动态

如何提高背书效率?

更新时间:2018-09-28 17:13  浏览量:

  每每临近考试,不管是小考还是大考。背书都是一件非常要人命的事。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想要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平时学习好的学生也想要把知识背得更熟悉牢固一些。但是那么多要背的内容,实在很辛苦啊。那么,有没有让背书变得更轻松一点的技巧呢?当然有!请看:

一、 从时间角度讲

1.瞬时记忆法。

  也就是在接触识记材料的一瞬间,同时有意识地记忆。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则材料读给同学们听,预先告诉他们只要听听就行了不必记,听完后看看他们记住了多少内容;再拿同等难度的材料来读,预先则告诉他们听完立即要求复述,然后看他们记住了多少内容。你会发现,后者记住的内容远远超过前者,这里就充分体现着有意识的瞬时记忆的效果。

2. 即时记忆法。

  老师每讲完一个要点,即在脑子里迅速回忆一遍;每节课下来,即用一至三分钟时间在脑子里将有关内容回顾一遍;每天晚上临睡前,将一天学的主要内容及重要细节“过电影”,想不起来、没记准的,立即再看看;第二天早上醒来,立即回忆头天晚上记的内容,想不起来的再看看。如此即时、反复记忆,效果极佳,一旦养成习惯,将受益终生。

3.间隔记忆法。

  每隔三四天或一周、一个月,集中复习有关材料,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4.大块时间记忆法。

  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较集中时使用,比如自 习课、晚上、休息日、考前复习阶段等。

5.零碎时间记忆法,即见缝插针法。

  如吃饭前后,散步时,乘车、排队、等人的时候,都可有意识地追忆识记材料。

6.最佳时间记忆法。

  许多人以为早晨是最佳记忆时间,一点不错。而 事实上不少人晚上的思维也很活跃,记忆效果很好。还有黄昏时分,在幽雅清净的花园里,记忆也会特别有效。寻找尽量多的最佳时间去积极识记,正是很多优秀学生的特点。

  二、 从空间角度讲

  主要是空间转移记忆法。在学校,教室、阅览室、宿舍、操场、花园,只要不是上课时间,都可以通过转移学习地点的方式来调节情绪,提高记忆效率。若在校外,则可以选择离家近的清静地方,一条石凳、一处台阶、一方草坪、一片树阴,还有其他能让你放松的处所,都可以成为你记忆的天堂。

  上大学时甚至还曾看到,一位政治系的高才生跑到鞋匠铺里,半躺在床上,拿着书喃喃自语。只因那个鞋匠很随和、风趣,他喜欢那里,能在那里忘乎所以地背书。当然,转移空间后很容易分心,因此需要培养很强的自制能力,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记忆材料上。

  三、 从联想的角度讲

1.文字画面转化法。
  由眼前文字联想到具体画面,让识记材料一下子鲜活起来,记起来就容易得多,印象也深刻得多。

2.由此及彼法。

  由一个材料联想到另一个相似、相关、相反的材料,彼此引发记忆。
    3.举一反三法,也可叫膨胀法。

  由一个材料联想到多个材料,类似于“将薄书读厚”。

4.撮要法,也叫凝缩法。

 先分析枝干,归纳整理出要点,记住了要点, 其他内容也会跟着想起来了,类似于“将厚书读薄”。

  

  四、从提示的内容看

1.文字提示法。

  可以首字提示、要点提示、易错易忘易混处提示,借寥寥数字数语,唤起对相关内容的记忆。

2.列表法。

  将材料分类整理,列成表格,可以一目了然。表格一般力求简单,使识记变得轻松。
3.图示法。

  借助箭头、连线、图形帮助记忆。,根据需要,可以画成流水形、扇形、树形、辐射形、多角形、地图形、金字塔形、多级扇形、复合形、交叉勾连形等等。提到其中的树形,很容易想到魏书生老师画的著名的“语文知识树”,那简直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智慧成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我们平时也可以就许多或简单或复杂的识记材料,根据其从属关系,画出各种各样的“小树”,千千万万棵小树可以组合成记忆的森林,那是很壮观的。

  五、 从尝试的角度讲

1 .分类整理法。

  分类整理是记忆的第一步。记忆力好的人,他的记忆 库一定排列得井然有序。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如果我们时时留意,把想记忆的事物一一加以分类整理,在识记和再现材料时就比较容易了。

2.眉批法。

  在读书时,遇到非常重要而必须记忆的地方,除了划上醒 目的线外,最好能把它的重点写在空白的地方。因为书写可以助记忆,不但重新又思考一次,而且写出来的重点也能在视觉上引起更多的注意。

3.分析枝干法。

  很多时候看到一大段文章就想把它逐字背下来,其实 在没有背它之前,最好先思考一下,把重要的内容挑出,跳跃似地记入脑中,使它们成为记忆的主干。然后再在这些主干上,添满枝叶等次要的内容。这种做法有助于思考,同时,文章的枝干也是考试命题的焦点所在。

4. 分段记忆法。
  分段之后,各段的内容比全文的内容更容易把握。把 握住各段的主旨之后,全文的主旨就很容易了解了。

5. 以背带读法。

  有项实验表明,用四倍于读的时间来背诵,比读熟后 再背诵的效率要高得多。 以上所讲都是比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事实上,记忆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下运用记忆法必须掌握的几个原则:

  1自信原则。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能力,应该相信,如果原来记 得不好,只能说明你的记忆方法不合适,需要改进。
  2尝试原则。任何一种方法,可能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效性,但是 不是最好的那种呢?所以不可迷恋固有的一种,要勇于尝试新方法,找到最佳的那种。
  3保持原则。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不能轻易放弃,要保持下去,养成 习惯,好习惯带来好回报。
  4 灵活原则。不同的识记材料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另外,随着年龄、 阅历、环境、心境的不同,也需要调整记忆方法。只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不断推陈出新,才会达到记忆的理想效果,让自己受益多多。
 
 总而言之,学习方法是死的,大家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肯定会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