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三点。第一,文化课本就不好的艺术生,想通过艺考,走捷径上大学。第二,长时间学习专业课,文化课复习时间少。第三,文化生传统的题海战术不适用艺术生的复习特点,最后-形成学不会、听不懂、不想学的恶性循环。这三点的主要原因也决定了艺考生和普通高考生的复习方法略有差别。
是补弱项还是增加强项?
通常说来说,弱项补起来成绩比较容易提高。因为从考试试卷看,一定有考基础知识的题,有比较容易做的题,有很难做的题。把基础学好,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数。补习课程应按照高考中成绩最大值为标准。比如,两科课程,一科占分80分,另一科占分120分,可以优先补120分的课程。这样,同样的学习时间可以帮助你得到更多的分数。同样,可以把一科课程细分。比如,数学中统计部分比较难学,占分又少,就先放弃,去补占分多,又比较容易学的部分。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主攻基础
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补习重点应该是强化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考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专门的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或者可以进入一个都是艺考生的班级进行文化课辅导,这样效果更好。艺术类考生在选择补习班时,最好选择全部由艺术生组成的小班。另外,艺考生在专业课备考期间可能会离校准备,导致回到学校后,难以适应紧张的课程节奏和环境。这时候小班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要有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
艺术生要学会主动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尽最大努力的抛弃外界的影响和干扰,甚至自己要学会把这种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任何环境都不能没有一丝外界干扰,没有一丝干扰只能相对来说。我们能排除这种干扰,不让这种干扰影响到自己学习的情绪,这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或提升,良好健全的学习心态也是修炼来的,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素养的培养过程。
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这个阶段过程主要是用于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这个阶段相当的冗长,最主要的是要会学回归课本。无论如何,高考绝大部分内容都贴近课本的。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几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注意,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再“精”做题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先将课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题,做题过程中不许看课本,不许对答案。会就会做,不会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内容遗忘了,哪里想错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时间再看不会做的,马上看的话效果打折扣的。
文化分逆袭突破有方法
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要漫无目的地单打独斗,这是复习大忌。有效利用在校时间找老师指点,解决在家无法解决的困惑。高考试题考查比较全面,偏、难、怪题出现的几率很小,可以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的思路。每天复习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应试”感觉。不要盲目地做题,有效把握各个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