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艺考需要降温吗?会不会只是一时的热度?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表示,艺考热反映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之下的人才缺口。“电影不仅是一两个明星的艺术,更是整个幕后的艺术。北京电影学院新设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等都受到了很多考生的青睐,这说明了人才需求的导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考已不再是小范围“唱念做打”“播音主持”“琴艺舞美”,而是更大更广的艺术天地。
近年来,媒介平台、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不少热门艺术院校因此开设视听传媒专业,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介环境的能力,掌握互联网节目制作规律与方法。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同样认为,艺考的热度“方兴未艾”。“长期重学科教育,轻素质教育导致不少人审美能力缺失,这在今天我们的产品外形设计上能明显看出来。有一些产品功能不错但是设计怪异、缺乏美感、市场竞争力低。我们需要更多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艺考热并不是一时热度,是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这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